撰文=Nicole Krzemien
北海的某座島上有個私人的菜園,園子裡的小涼亭輕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因為涼亭的屋頂鋪了三片太陽能板,但三片的角度都不同,還有無數的電線從涼亭屋頂一路延伸到地底,畫面實在驚人。我把照片拿給負責太陽能檢驗的同事看,每個都頻頻搖頭。
投資時更要注重安全保障
同事說:「太陽能發電雖然是未來的趨勢,但若屋主事先知道如何調校以使裝置發揮最大的功效,或許他們不會如此輕率地將太陽能板安裝在屋頂上」,他也表示,像上述那樣的安裝方式他們看太多了,據估計,在德國約有一百五十萬個太陽能設備,其中四分之一是架設在屋頂上,這數字也包含剛才提到的小型設備。他特別強調:「任何一項失誤都可能引發火災」。站在驗證機構的角度,我們注重的不是只有設備的安全性,同樣也重視設備的功效,從模組審查到連接器的兼容性、電線、逆變器、電池,一直到避雷針。同事指出,不論是大型或小型設備、新型或老舊的裝置,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能將設備的性能最佳化,亦即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,同時增強其效益。同事告訴我,如果要轉手或收購一項大型設備(例如斥資兩億五千萬的大型設備),技術盡職調查(Technical Due Diligence)的費用不會超過投資額的 0.1%。這實在令人訝異,因為這筆費用其實相當低廉,尤其根據專家的經驗,設備性能最佳化後,增強的功率至少可以回收投資額的1%,因此投資設備最佳化是值得的。負責國際研究方案「太陽電能的可融資性」(Solar Bankability)的專家表示,太陽能發電裝置的經濟價值是可以評估的,而最佳化的成本和收益也是可以精確計算的,其目標就是減低以太陽能發電廠的投資風險;簡單地說,就是讓有興趣的投資人不再盲目投資。
了解細節是值得的 –私人太陽能設備亦是如此
那麼,私人或住宅的太陽能設備如何增強發電功效?在實際安裝設備前,應向有經驗的技師諮詢。在評估廠商報價內容時,應注意是否基於場勘結果,而細節程度尤其重要,內容應註明和描述所使用的元件及效能。為了保障品質,每項細節都需鉅細靡遺的討論,包括比較多家供應商(至少三家)提出的報價。
設備開始運作後,務必要求供應商交付設備和組件的資料以及運作記錄。為使設備長期零故障運轉,必須定期保養,因此與供應商簽訂保固合約是有益的。
最後,可以和附近其他太陽能設備用戶相互交流和比較,如此才能有效評估自己的發電效能。
延伸閱讀:
【關於作者】
Nicole Krzemien
在德國萊因總部行銷傳播部門,享受工作的多樣化及有趣。她也常常折服於同事們的專業,尤其是關於能源跟科技的議題。更嘗試著在每天的生活中發掘創新之處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